2025年8月28日至30日,“司马相如扬雄文宗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学术交流会”在相如故里蓬安举行。来自西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司马相如、扬雄的文学成就、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展开研讨。
西华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范佳出席会议并致辞。她指出,扬雄与司马相如文化是巴蜀文脉的杰出代表,深化其当代价值的阐释与转化,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文旅融合与文化建设,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此次会议提出“扬马文宗”这一概念,将两位汉代文化名人并置研究,凸显了巴蜀文化的高峰地位,也彰显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根基。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通过主旨发言、小组讨论、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扬马文宗的当代价值与未来意义。大家一致认为,应坚持“厚植文化底蕴,传承扬马文化”的宗旨,推动“扬马文化”在新时代守正创新,探索其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让“扬马故事”与巴蜀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在学术交流会上,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作了题为《扬马与文化中国》的发言。他指出,司马相如“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的创新意识与扬雄“清静玄默,立言不朽”的学术追求,共同构成了巴蜀文脉的精神内核。他们不仅是巴蜀文化的奠基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结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传统的形成作出了不朽贡献。与会学者强调,讲好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故事,不仅是对巴蜀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弘扬。“扬马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和合共生的特质,是增强文化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通过挖掘和传播“扬马文宗”的精神财富,能够更好激发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