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经过各单位申报,西华大学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组织专家进行课题立项评审,拟准予54项课题立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25项,自筹项目27项。现予以公示(参见2025年度开放课题立项名单 )。公示期3天,自2025年9月2日至2025年9月4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与基地联系。
联系人:杨秦文 13919193205
2025年度开放课题立项名单
序号 | 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1 | 陈光军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重要论述研究 | 重点项目 |
2 | 方正 | 浙江大学 | 数字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 重点项目 |
3 | 王潇 | 上海交通大学 |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研究 | 一般项目 |
4 | 张媛 | 西安交通大学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AIGC赋能凉山彝族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5 | 程春华 | 中央民族大学 | 民族政治心理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夯实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6 | 青姆 | 西华大学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雅砻江流域多民族民间通用古籍《年达》研究 | 一般项目 |
7 | 陈士勇 | 西南医科大学 | 红色文化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8 | 池露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红色影视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与传播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9 | 范佳 | 西华大学 | 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符号体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一般项目 |
10 | 肖杰 | 四川大学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四川民族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11 | 潘伟 | 西华大学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 一般项目 |
12 | 杨东晓 | 成都大学 |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话语建构的国际传播研究——以华侨回国观光考察团为例 | 一般项目 |
13 | 李涛 | 西华师范大学 | 图像·文本·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研究 | 一般项目 |
14 | 曾小林 | 西华大学 | 抗战精神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研究 | 一般项目 |
15 | 彭敏 | 西昌学院 | 凉山地区地方古诗文书写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一般项目 |
16 | 陈丽洁 | 四川旅游学院 | 巴渝红色音乐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17 | 更尕措 | 阿坝师范学院 | 近现代岷江上游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文化认同研究 | 一般项目 |
18 | 雷信来 | 阿坝师范学院 | 嘉绒土司认同中华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19 | 党利奎 | 武汉大学 | 红色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20 | 刘英 | 西华大学 | 融合与共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 | 一般项目 |
21 | 杨函 | 吉利学院 | 从三线建设到民族共同体意识:四川工业遗产的“记忆—教育”转化路径及实证研究 | 一般项目 |
22 | 徐羽昕 | 成都师范学院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泸沽湖地区摩梭乐舞传承与教育创新的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23 | 何秋洁 | 西华大学 | “三全育人”视域下四川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 | 一般项目 |
24 | 古云惠 | 西华大学 | 民族题材影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25 | 王阳 | 成都大学 |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背景下四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26 | 董娜 |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长征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研究 | 一般项目 |
27 | 丁若浩 | 西华大学 | 文化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依据与提升路径 | 一般项目 |
28 | 龙云安 | 西华大学 | 四川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 自筹项目 |
29 | 刘嘉悦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四川民族事务依法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 | 自筹项目 |
30 | 曾利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理论与现实价值研究 | 自筹项目 |
31 | 侯凌瀚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甘孜藏戏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 自筹项目 |
32 | 赵聃 |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长征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和实现路径研究 | 自筹项目 |
33 | 叶晓晨 | 内江师范学院 | 数字传播赋能巴渝民间音乐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机制与策略研究 | 自筹项目 |
34 | 李明龙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民族地区研学旅行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以九寨沟县为例 | 自筹项目 |
35 | 冉力 | 四川传媒学院 | 全媒体矩阵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形象传播研究——以贵州“村超”为例 | 自筹项目 |
36 | 郑莉娟 | 西南财经大学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成都民族互嵌社区语言治理研究 | 自筹项目 |
37 | 张煜林 | 成都工业学院 | 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百年探索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自筹项目 |
38 | 阿布力克木·买买提 | 喀什大学 |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 自筹项目 |
39 | 张馨凝 | 云南艺术学院 | 都江堰叙事遗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自筹项目 |
40 | 杨正平 | 西华师范大学 | 三线建设资源共享模式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 | 自筹项目 |
41 | 马飞山 | 成都高新云芯学校 | 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阐释和教学策略研究 | 自筹项目 |
42 | 魏小英 |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 红色丰碑守护者口述史戏剧化转化驱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塑机制研究 | 自筹项目 |
43 | 吴增刚 | 四川民族学院 | 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融入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 自筹项目 |
44 | 许盛瑜 | 四川传媒学院 | 巴蜀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思政课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研究 | 自筹项目 |
45 | 蒲凤仪 | 攀枝花学院 | 刘咸炘民国四川方志编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建构及当代启示 | 自筹项目 |
46 | 张婉约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川东北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挑战和路向 | 自筹项目 |
47 | 董荟楠 | 武汉工商学院 | 长征历史记忆赋能四川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创新研究 | 自筹项目 |
48 | 任 虹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五育并举”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路径研究 | 自筹项目 |
49 | 周陈妃 |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 高职院校“9+3”计划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路径研究 | 自筹项目 |
50 | 古 威 | 成都文理学院 | “故事课堂”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研究 | 自筹项目 |
51 | 靳伟燕 | 重庆理工大学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宋代播州杨氏家族文化认同的实践逻辑研究 | 自筹项目 |
52 | 汪臻彦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本土化开发与课堂转化机制研究 | 自筹项目 |
53 | 洪松林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 现代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抗战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 | 自筹项目 |
54 | 刘飞扬 | 西华师范大学 | 红色基因的巴蜀表达: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四川路径 | 自筹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