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其他基地核心成员

作者:青姆发布时间:2024-06-02浏览次数:530

核心成员:


1.王友富

 

个人简介王友富,男,汉族,四川南部人,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中文核心12篇、CSSCI来源刊5篇、CSSCI扩展版12篇),主持国家社科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一项,厅级课题二项,校级课题4项。

电子邮箱:wangyoufu1972@163.com

工作经历2005——2014就职于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4——2019就职于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2019年7月至今在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

教育经历1991——1993年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经济系2002——2005年就读于青海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专门史)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研究

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中文核心12篇、CSSCI来源刊5篇、CSSCI扩展版12篇),主持国家社科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一项,厅级课题二项,校级课题4项。

 

2.王京强

 

个人简介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教学研究。

电子邮箱:513669992@qq.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大道9999号

工作经历2011年7月至2021年2月,在成都师范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021年3月至今,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2005年7月,在山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8年6月,在四川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11年6月,在四川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宗教文化史

学术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合著、编著4部;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荣誉奖励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李扬扬

 

李扬扬,男,河南信阳籍贯,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博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科研团队成员,长期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网络思政等相关研究。

 

4.贾强

 

贾强,男,山东新泰人,讲师,201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历史交通和城市地理的研究,在《城市史研究》《中华文化论坛》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市厅级项目3项,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5.赵晨韵

 

赵晨韵,女,籍贯浙江杭州,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北大学中国史博士,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研究。

 

6.余声启

性别:男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职称:讲师

学位:博士

学历:研究生

毕业院校:西南财经大学

电子邮箱:15037336861@163.com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企业发展等。

发表论文:

1.货币电子化与企业供求成本的关联[J].改革,2018年11月.

2.典型调查法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

3.建立文学经济学学科的可行性[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

4.人工智能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矛盾——基于大卫·哈维的理论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年11月.

5.城市网络视角下金融中心性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年3月.

  

主研课题:  

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制定人工智能战略推动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硕博科研项目“中国城市化政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基于企业视角的研究”.

3.四川省社科联规划课题  “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创新能力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7.喻曦

 

 

喻曦,女,陕西西安人,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地理学博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科研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城市历史地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研究。

 

8.余颖杰

 


  余颖杰,民族学博士,主要研究抗战大后方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近现代民族问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主持在研四川省中华文化研究院重点课题一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一般课题一项。


9.范佳

范佳,西华大学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南方丝绸之路。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文献整理研究》等,出版专著《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发表论文近20篇,获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四川省委宣传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家成员。

主持项目:

1.《古代彝族与南方丝绸之路研究》(YZWH231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23.06-2025.12

2.《杨慎与南方丝绸之路民俗研究》(BSYB23-0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23.04-2025.12

3.《巴蜀文学景观研究》(2022DFWH00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2022.11-2024.12

4.《“南方丝绸之路”和“唐诗之路”的互动研究》(w2320050西华大学人才引进专项(2023.04-2025.12

5.《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文献整理研究》(15XTQ004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09-2021.12

6.《南方丝绸之路文献数字化平台建设》(w2321044成都双广都科技有限公司2023.03-2026.12

    部分论文

1.《驱尽江头濯锦娘:丝绸在南方丝路的货币功能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04期

2.《南方丝绸之路文献整理现状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年03期

3.《刻书业发展与苏学传播蜀学2016年01期

4.《三星堆象形青铜器略论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12期

5.《成都平原史前农业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12期

    专著:

  《南方丝绸之路丝茶文化及交流研究》新华出版社2022年1月 

    10.余华

余华,1989年1月生,四川荣县人,西华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2016年云南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毕业,获中国史硕士学位;2020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地理学方向的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西南边疆史地、历史政治地理、康藏史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清史论丛》《西藏研究》《中国地方志》等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各1项。

  11.武小军

武小军,男,汉族,山西临县人,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理事,四川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咨询专家,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SSCI来源期刊遴选专家,教育部、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专家。

研究方向与成果:

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反贫困视域下西南藏彝多民族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发展研究》等各级各类项目二十余项,出版《流动人口语言变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等著作6部,发表《甘孜藏区幼小教师普通话水平现状与影响因素》等论文数十篇。

12.贺刚

  

    贺刚,汉族,四川资阳人,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安邦智库(成都)高级研究员,四川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四川省法律与经济决策研究会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持主研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07&ZD024)子课题1项,国务院西部开发办项目1项目,国家工信部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市重点项目多项;公开发表发表《乡村产业振兴的经济解释与路径选择——基于四川省凉山州实践》等论文30多篇,包括多篇CSSCI和若干核心期刊论文;出版《西部大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理论、实践与前瞻》等多部专著 2008年、2014、2016年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3.何秋洁

  

  


何秋洁,西华大学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咨询部主任,西华大学师资支持计划(第一类),四川省医疗保障局专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与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研究,承担国际省部科研课题十余项,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为省、市各级政府以及大型国企完成“十四五”规划,在《软科学》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CSSCI论文十余篇,在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出版专著两部,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讲授课程:

    宏微观经济学、经济的逻辑、公司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

14.刘洋


刘洋,女,1990年生,邮箱:amiaini1203@sina.com

教育经历:

    2011-2015:韩国国民大学传播学专业本科,获传播学学士;

    2016-2018:韩国国民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传播学硕士;

    2018-2021:韩国国民大学传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2021年4月至今: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2022年4月至今: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担任特聘研究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论及数据分析与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相关课题主要聚焦于社会焦点问题在传播学视域下的研究。

  任教课程:

本科课程:《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概论》、《传播心理学》、《新媒体受众分析》等。

研究生课程:《大众传播研究方法》、《网络社会与信息分析》等。

  主持项目:

  1.《数字传播环境下巴蜀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策略研究》(LBYJ2023-028)

  2.《数字传播下云贵川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调研工作》(W231188);

  3.《智媒体时代网络空间视域下的区域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都江堰地区为例》(LBYJ2024-015);

  4.《AIGC技术应用及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以少数民族文化体验、消费及传承为中心 》 (SC24DCM15)。

  主要成果:

少数民族数字接触与民族文化传承关系研究,今传媒,2024年第5期。

1.《China’s ‘Ban on Korean Culture’ and Chinese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 Korea: Focusing on their experience of Korea and Korean Cultural Products》

2.《Analysis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continuous payment of OTT platform users in China

3.《China’s “Ban on Korean Culture”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people's Shifting Attitudes towards Korean Cultural Contents

4.《Psychology in action: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CSR, and consumer behavior management in banking》

15.王蓉


王蓉,副教授,西华大学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评卷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库专家;四川省教育评估评审专家库专家;四川省文旅厅职称评审专家库专家;同济大学设计高级访问学者。


 



 




责编:冯冬

编审:翟元平